研究生教育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5-04-18

LH雷火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获批于2007年,依托于LH雷火林业工程学科,下设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家具设计与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林业装备与智能化林业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六个方向。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义强教授的带领下,打造了一支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流动站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科技领军人才30余人。本流动站内设有木竹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农林生物质绿色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林业工程国家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湖南省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湖南省生物质材料与化学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材料表界面科学与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生物质材料及其绿色转化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27个,科研教学条件优越。实验平台拥有多台国内外先进的大型仪器及设备,面向国内外开放,为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该站拥有多功能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仪、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锥形量热仪、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家具综合力学试验系统、恒温恒湿培养箱、数显数控生化培养箱、光化学反应器、磁力高压反应釜、显微红外光谱仪、差热扫描量热仪、旋转流变仪、微射流纳米均质机等价值6000余万元的专业仪器设备。近年来,在林业工程学科的支撑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课题、湖南省科技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2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20余项,授权国家/国际发明专利190余件,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

一、研究方向

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是以森林资源、农林剩余物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研究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林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型优势特色学科,设立以下6个研究方向:

1、木材科学与技术

木竹材构造与分子解译、木竹材功能性改良、木竹材防护、木竹材水分与干燥、木质环境学与木材碳汇、木材碳科学、木材加工工艺学、人造板与胶粘剂、木质复合材料、木结构与装配式建筑等。

2、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天然产物化学与利用、植物纤维资源和农林废弃物生物化学加工、木质纤维素基生物质高分子材料、林产精细化工技术、环境化工、林木抽提物加工等。

3、家具设计与工程

家具设计理论与方法、家具产品形态与功能设计、家具智能制造工艺技术、柔性家居定制化技术、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家具市场营销与国际商贸、室内装饰等。

4、生物质能源与材料

生物质转化液体能源、生物质气化及多级联产、生物质热裂解、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制造等可再生能源制备技术,生物质绿色定向解聚、生物质纳米功能材料制备技术等。

5、林业装备与智能化

林业联合作业装备、人造板低碳节能加工装备与智能控制、家具与木制品柔性加工装备、林业机器人、林业信息检测与智能处理、森林工程装备及自动化、木竹采伐工程装备系统、森林防灾减灾技术与装备、木竹采伐及运输机械化、林区交通与物流工程等。

6、林业碳中和科学与技术

林木碳固定机理与碳增汇、林木资源碳汇计量与监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林产品绿色低碳加工制造、林产品碳延展/碳替代/碳循环/碳转化利用、林产品碳足迹核算、碳经济与碳贸易、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等。

二、对进站博士后人选的要求

欢迎国内外培养的博士来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除了生物学专业的博士,本站还欢迎相关专业(如化学、化工、材料、环境、林学、林业、食品、机械等)的博士来本站从事交叉科学研究。对进站博士后人选的要求如下:

1、政治立场坚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素养,身心健康;

2、获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3、具有林业工程学习背景(生物质能源材料、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家具设计与工程、林业装备与智能化);

4、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2-3篇SCI论文;

5、热爱科学研究,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能力。

注:想了解博士后合作导师的详细情况和联系方式,请查阅LH雷火林业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的网页信息。

三、待遇

  入站后,博士后相关待遇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