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竹产业学院2020年6月成立,2022年12月获批省级产业学院,经过四年多的运行,形成了“组建联合机制、建立合作站点、共建合作实体”的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创建了“校企协同、项目承载”培养应用型现代竹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本着“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师资共培、服务共担”的“五共”协同育人理念,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促进产业、社会发展 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为区域产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围绕低碳竹产业发展需求,设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工、工业设计(家具设计与制造)三个国家一流建设专业,学生规模300多人。师资由学校相关学科教师、企业教师共同组成,理论课程由学校教师负责,案例教学由相关竹材企业教师负责,通过校企联盟企业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指导教师。学院现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专兼职教师4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万人计划学者、百千万人才国家人选、国家优青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教授职称19人、副高职称18人,具有行业背景教师14人,企业兼职教师高级工程师10人,是一支具有高水平的师资团队。竹产业学院建成培训课室、实训课室共12间,实训室面积2500m2,多功能活动室560m2 ,可供大批量学生进行实践培训。拥有实训及科研设备总值达5000余万元,可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专业技能培训条件。
低碳竹产业学院
产业学院依托的林业工程学科为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有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工业、工业设计三个国家一流建设专业,建有包括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农林生物质绿色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木竹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林业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个国家级科研、教学平台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平台29个。学科围绕木材、竹材、秸秆高质高效利用,在木竹细胞壁精准微纳解离、 农林剩余物功能人造板低碳制造、绿色竹质功能材料节能生产、家具柔性定制化智能制造、木本生物质绿色转化等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面上/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2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20余项。
产业学院组织管理架构图
产业学院以打造多功能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作为产业学院建设的主要目标,以支持我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与大亚圣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索菲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桃花江竹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自然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等50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整合校、企等多元资源,融“产、学、研、创、培、服”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教融合载体,打通校企、校地合作“最后一公里”,构建校内学术导师制、校外专业导师制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不断涌现,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所在学科与专业与合作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80多项、国家(际)发明专利50件,合作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共建产学研平台10个,联合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门创新人才。与企业联合申报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林草局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一等奖等科研奖励18项。
战略合作协议
产业学院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将科研成果及高新产业化技术融入教学内容和课程 体系,以科研引领创新人才培养,以教学实践促进科研水平提升。建立科学研究与成果产业化联动机制,通过校企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联合育人基地等方式,搭建科研成果产业化和人才培养平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有机 结合。与圣象集团有限公司、宜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长江家具有限公司等10余个行业知名上市公司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开展“大国工匠”、“长江飞跃”等特色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培养质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培养的学生获批省部级等各类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80余项,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及全国“挑战杯”竞赛二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竞赛奖励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申11/24请国家专利50件。多人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法国蒙彼利埃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录取攻读硕(博)学位或开展合作研究。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低碳竹产业学院双牌成果孵化基地